【供稿:本科生院】9月26日下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课第四讲在长春旭阳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讲。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宋冬林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进企业,以“车间课堂”的形式,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产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来到集团生产车间一线,实地观看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人的作业过程。在工友的耐心讲解和演示下,同学们置身于高度自动化的机器生产环境,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的物质力量,为工人们的匠人精神和劳动精神所折服。

随后,同学们前往集团总部展厅进行参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旭阳集团从老国企成功转型为民营资本主导、充满活力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艰辛改革历程,通过一件件展品和一组组数据,感受着所有制改革所释放的巨大生产力,领会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

参观结束后,宋冬林教授进行了理论讲解。他以旭阳集团成功改制为例,深刻阐释了所有制变革的历史必然、重大意义和推进路径。他着重分析了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关系,强调两者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命运共同体”。宋教授指出,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根基。

宋冬林教授将改革理论与企业实景深度融合,用可感可知的企业发展史诗透视改革的内在逻辑,案例鲜活、说理精辟,既有思想深度又充满现实关怀,深化了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认识,增强了青年学子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