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基础医学院】为宣传、弘扬、践行“听党召唤、至诚报国,扎根东北、兴教育才”的“北上精神”,12月31日上午,基础医学院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史馆开展“北上精神”学习汇(第22期)暨“学习‘北上精神’,做时代传承人”主题活动。学习活动由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东洋主持。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源自1939年创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诺尔曼·白求恩医生曾参与学校的创建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以著名病理学家殷希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000多名卫生干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培养正规的、合格的国防医学人才成为军医大学的任务,也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军医教育事业开始起步,1951年6月,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前身)应运而生。
活动现场,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实物清晰勾勒出我国军医教育起源和基础医学院的发展脉络,展示基础医学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记载着我国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和科研的开拓者之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系教授鲍鉴清,我国第一代微生物学家和细菌学家、微生物学系教授杨敷海,医学生物学家、我国最早的蜘蛛、蜱螨学和动物学家、组织学与胚胎学系学系教授王凤振,中国当代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免疫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免疫学系教授杨贵贞等先贤的智慧和光辉的历程,不仅把大家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更唤起师生们心中的深沉敬意。
“195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与第三军医大学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迁往长春。鲍鉴清、杨敷海、王凤振等大批医学领域专家学者随学校举家迁到长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北上精神’”。李东洋与同学们分享着历史故事。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北上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北上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据悉,基础医学院以“北上精神”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推进“引领工程”建设,充分彰显吉林大学精神起源与脉络、繁荣与发展,推动“北上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的鲜明旗帜。全体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