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文化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文化哲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4-09-30      编校: 文武     审核: 张倩     点击:

【供稿: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9月28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文化哲学专业委员会、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主办,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文化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文化哲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以文化哲学和文化社会学为跨学科视角,探讨文化哲学理论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之间的理论关系。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延边大学、 辽宁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27家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研讨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白刚教授主持。延边大学副校长刘岩、吉林大学副校长边铁研究员、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教授、黑龙江大学原副校长、当代文化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丁立群教授先后致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哲学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认识。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政法部主任李培林教授作了以“从文化、文明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为题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有差异,但是没有优劣之分,破除文明冲突不应该是零和博弈,而是要相互交流借鉴。塑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需要奠立“现代物质基础”以及“传承、包容、批判、创新”的品质。

当代文化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丁立群教授在“现代文化实践的若干问题”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文化实践是对文化的整体反思、批判和实践,是人类实践的现代形式,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重构。当前文化实践的任务就是反思、批判现代性,重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教授在“全球化的文化理论探讨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去考察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他认为,在接受现代化、全球化的普遍性的同时,必须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原副所长李鹏程研究员、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阳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白刚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庆霞教授围绕如何激活中华文化的现代性、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作为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资本论》中的文明观、数字化时代文化主体的悖论样态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共设置两个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哲学的理论与演进研究”、“文化发展理论与现实的互构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