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白一 王舒阳 摄/中日联谊医院】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大学各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用一流医术筑起百姓的健康防线。3月8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副院长刘俊志带领团队接管梅河口市新冠肺炎救治医院,他的第一站是当地宾馆的紧急会场,等待着他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

来到梅河口的第一晚,刘俊志没合眼,“在患者转运到达前,我们要争分夺秒地检查并规范提示标识、三区两通道,梳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进出流程,安排部署患者收治和感控工作。”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甚至没有跟家里报个平安……从紧急会场回来后,刘俊志马不停蹄地赶往定点医院。直到患者转运完毕,天空已泛起鱼肚白。
两个不眠夜,健康平稳运转起来的救治医院,接收了279位吉林市的首批新冠患者。“我们几乎两夜没合眼,每天需要布置的工作、沟通的内容实在太多,完成建章立制、构建组织架构、部署成员分工、严抓院感防控、监测患者病情、督促驻地保障……”电话另一端,传来刘俊志嘶哑的嗓音。
在吉林梅河口,这个需要刘俊志的“战场”,他白天不吃饭、不喝水、不摘口罩,晚上随时起床战斗,全面沟通协调工作、系统部署抓落实、回馈总结成材料。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白衣为甲,“疫”线逆行,这对于具有多年三甲医院管理经验、扎实业务基础的刘俊志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21年,在通化市和哈尔滨市出现本土疫情时,刘俊志作为领队驰援抗疫一线,充分发挥医院专家技术力量,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两地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刘俊志虽是“80后”,但已是一位老党员,时刻关心着周围的同志们,“许多同志是第一次来到抗疫一线,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刘俊志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安慰和帮助年轻同志们,关心医疗队员的心理健康,加强疗区同志的心理疏导,确保队伍的整体状态持续稳定。“每当有队员过生日,我们都会为他送祝福,还会送上我们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虽是离家在外,也要让队员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在梅河口市新冠肺炎救治医院成立临时党支部后,刘俊志积极鼓励优秀、有入党志愿的年轻同志递交入党申请书,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刘俊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扎根基层的工作理念和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用付出和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奉献和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用所有的光和热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