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卞梦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江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医疗改革的发展与完善工作。自2008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至今,王江滨在贫困人口免费体检、食药品安全、公立医院改革、传染病防治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设性议案。
今年“两会”上,作为医疗卫生专业的人大代表,王江滨就本次疫情所暴露出的国家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体系存在短板、制度上不衔接以及在实施中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已向国家提出关于尽快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的议案。
王江滨建议扩大《传染病防治法》立法宗旨的内涵,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目标,形成新的立法理念。提升《传染病防治法》常态化管理机制的内涵,将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关口前移。她表示,4万多名冒着生命危险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为国家、为民众坚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防线,但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才是把传染病防控机制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
王江滨认为,应针对法律实施中尚存在问题在《传染病防治法》中增加新规。她提出,法律条款应增加新规“决策人对突发疫情的判断要依据流行病学证据”, 从而最大限度避免疫情上报的延误,并更加明确了疾病防控部门上报信息的严肃性及其重要责任。
“我们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还需要像军事演习那样反复进行传染病防控演练。”王江滨认为,国家应该像建设国防事业那样做强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在法治轨道下防控传染病,才能真正把传染病等疫情防控关口前移,让它少发生、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