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来自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的130名医护人员,从2月9日23时整建制接管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栋9楼东区,6小时内满床接诊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49人,从接管的那一刻起,这支精锐团队便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日夜奋战。
01 经过夜以继日的救治,好消息不断传来
据统计,在医疗队接管的49人中,60岁以上占65%,最高年龄90岁,最小年龄23岁,患者特点是高龄且大多原有较重的基础疾病。
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副院长秦彦国带领的“精锐”医疗队里共有30名医生,100名护士。医生中,有15名来自于重症医学科,6名来自呼吸于危重症医学科,其他9名来自头颈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外科等密切重症抢救相关学科。100名护士也是与重症医疗相匹配的组合。
目前,已有近15名患者症状大幅好转,转为轻中型,对于复查CT后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好转并咽拭子2次复查阴性患者,将予以办理出院。以利能接诊治疗抢救更多危重、重症患者!
02 移动网络工具成为有力武器
在整体的救治过程中,因为病毒有传染性,医护人员不能像往常一样实行交接班、病情会诊、无法协调布置工作,回到驻地后又是每个人在独立的房间。
如何解决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利用了现代的移动网络工具。人手一部的手机,实现了危险最小化、资源最大化,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
2月11日,通过该平台召开了覆盖病区内、病区外、驻地、长春、武汉两地的线上多学科会诊会议,完成了整体疗区重患病情分析、4例危重患者会诊,并就工作中医护协同、重点患者交接、危险防控等要点问题进行了工作协调和布置。
秦彦国介绍,在10余天的工作中,已召开20人次以上多学科会议6次,医疗会诊18次。
03 党组织建设引领团队前行
秦彦国将团队分为六个小组,形成了组织架构,包括党组织小组,保障小组等,力求党组织建设在这里能引领团队前行。
“我们的保障小组包括如何进行重症抢救和队员防护培训。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核心领导小组。”他说,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把病人分为危重症、重症两大块,危重症患者得到更集中的救治。
如何降低死亡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尖刀班就承担了这样的任务。攻关小组成为重症肺炎区的尖刀班,由12名经验丰富的ECMO小组的核心成员组成。当患者情况危急时,她们要使用有创呼吸机、ECMO的插管以及血滤机。
由于使用有创呼吸机时,病毒传播的几率较大,对医护人员有风险,秦彦国高度重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