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讲座预告   >   正文

现代低温超导SQUID系统

发布日期:2017-05-02     作者: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王静茹     点击:

报告题目:现代低温超导SQUID系统

报告人:张懿教授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Peter Grünberg Institute (PGI-8),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FZJ), D-52425 Jülich, Germany

报告摘要:由于SQUID的高灵敏度,所以经常被应用于极限测量中。现代低温超导SQUID系统不以追求系统极限噪声为目标,而从实际测量出发,制作发展一套简单的,高鲁棒性的,具有可接受噪声水平的SQUID系统。SQUID系统有两个主要噪声源,SQUID内禀噪声和读出电路噪声。在电流偏置情况下,SQUID的电压-磁通转换系数是连接这两部分噪声的桥梁。SQUID的Steward-McCumber参数βc可以用来平衡这两部分噪声的贡献。读出电路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前置放大器,它又有两个独立的噪声源,电压噪声和电流噪声。电流噪声源的贡献又取决于SQUID工作点的动态电阻。因此,SQUID内禀噪声和读出电路噪声对SQUID系统噪声的贡献是互相牵制的。

在现代SQUID系统中,我们寻找这两部分噪声的平衡,以达到最低系统噪声。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开发了一套最简单的读出电路,它仅用一个运算放大器来完成所有读出电路的功能,低噪声放大和输出电压线性化 (磁通锁定环)。这样的SQUID系统具有简单,稳定,操作方便,适应于户内外各种应用,我们已演示了其应用在心磁图测量(磁屏蔽室内) 和地球物理瞬变电磁法测量(多地野外测量)的可行性。

报告人简介:张懿,出生于上海,198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获得德国Justus-Liebig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进入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开展高温rf SQUID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1993年,获得北京大学特聘教授,199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2001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ohn Clarke团队,利用4个月时间开展了新型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和制作了首片二硼化镁SQUID芯片,是国际著名书籍“SQUID Handbook”的作者之一。近期,他又被邀请成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和吉林大学的客座教授。2014年4月,被上海市政府授予“国际合作奖”。张懿教授共发表了150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和30项国际专利,是SQUID应用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之一,他的部分工作被“超导百年”收录和索引。

:前卫南区唐敖庆楼C区603报告厅

:2017年5月4日(周四)下午14:00-15:00

举办单位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

吉林省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