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金光旭 图片/劳动教育中心】10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学术年会暨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理论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开幕。

作为我国劳动教育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为主题,来自全国劳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工会负责人齐聚吉大,分享年度实践成果,共商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孙维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吉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方向春,长春市总工会副主席周继锋,校党委副书记丁世海出席开幕式。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主任邵彦敏主持开幕式。

丁世海在欢迎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信任和支持。他强调,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践行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积极构建“工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的“吉大模式”,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他期待本次年会汇聚智慧,共探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其从“有”到“优”、从“形式”到“实效”转变,携手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贡献“吉大方案”。

孙维杰代表学会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学校的筹备工作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主题契合了国家将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与劳动教育深化实施相结合的战略需求。他充分肯定专委会四年来在研究平台搭建、品牌活动打造及智库建设等方面成果,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分支机构之一。他希望专委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大会精神,主动融入高等教育发展大局,创新工作模式,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方向春指出,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他介绍了吉林省在劳动教育领域的政策推进与实践探索,并指出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劳模资源,应讲好劳模故事以增强教育感染力。他提出推动劳模进课堂促进课程与示范结合,加强高校协作提升研究水平,并探索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新形态。

刘向兵代表专委会向各主办、承办单位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劳动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重要使命,是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关键闭环。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今天,专委会将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推动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周继锋指出,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大事,工会组织在推动劳动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他介绍了长春市总工会与吉林大学共建劳动教育中心的成果,并表示人工智能时代为劳动教育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长春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与高校合作,共同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年会设有多场专题论坛与理事会议,与会代表将围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素养评价、师资培养、人工智能融合等议题开展专题交流研讨,展现我国劳动教育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为推动我国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学术支撑,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期间,还举行了“教育部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数字助教智能体发布仪式”。
党委学生工作部、本科生院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