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应日本冈山大学邀请,受学校委托,校长助理兼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教授率代表团赴日本出席“亚洲校园”项目成果报告国际研讨会及中日韩三方大学代表会议。日本冈山大学理事兼副校长荒木胜、韩国成均馆大学副总长马仁燮、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梅泽彰马、日本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国际企划室室长松本英登等出席研讨会。

荒木胜在开幕式致辞中感谢吉林大学、成均馆大学4年来在“亚洲校园”项目上的通力合作;刘德斌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在学生交流、学术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项目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希望和建议;马仁燮从青年间的合作网络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论证了“亚洲校园”项目的积极意义;梅泽彰马希望参与“亚洲校园”项目的学生能够为项目未来的发展作出贡献,积极推动中日韩三国的民间交流;松本英登指出,在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日韩三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合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开幕式结束后,三校代表围绕“东亚共同利益教育”“教育质量保证”“东亚型国际通识教育”等议题分别进行发言及深入交流;中日韩三校“亚洲校园”项目负责人分别报告了项目执行以来各自学校取得的成果;学生代表结合个人留学经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亚洲校园”项目对其个人的学习及思想上带来的巨大改变和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不同国家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国际研讨会开始前,三校项目负责人共同召开了中日韩三方大学代表会议,就“亚洲校园”的既有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沟通与探讨并达成多项共识。三校将在“亚洲校园”项目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并在项目正式实施阶段共同申报,进一步拓展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交流途径,丰富交流内容,提升交流内涵,把现有项目打造成中日韩三国青年交流的品牌。

“亚洲校园”项目自2012年在吉大正式实施以来,在人才培养、学术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实质性成果。4年来,三校共有442名学生通过长期留学、短期交流、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项目当中;吉大有89名学生在“亚洲校园”项目全额奖学金资助下赴日本及韩国进行长期交流学习,同时接纳来自上述两所高校的长期交流学生68人;吉大与冈山大学、成均馆大学在学术平台建设、共同教辅材料编纂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2015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三方共识”,确定该项目将于2016年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并决定将“亚洲校园”项目打造成亚太区域有质量保障的学生流动示范项目。